所在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详情

江西宜春:以“三化”建设为载体 提升机关党组织整体功能

来源:"成都机关党建"网站 日期:2020-09-25

今年以来,江西省宜春市直机关工委抓住省委在宜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以下简称“三化”)建设试点这一契机,着力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规范党组织运行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有效提升了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推动了机关党建新发展。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政治功能

聚焦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宜春市委召开了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书记参加的全市机关党建工作会,全面部署了“三化”建设。规范“今天是我的政治生日”活动,统一印发了1.6万多份党员政治生日贺卡,机关各党支部每月集中给党员送上党组织的祝福和政治寄语,广泛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七一”期间组织230名新党员到烈士陵园开展了一次集中宣誓、到市廉政教育中心开展了一次警示教育、到市中心血站开展了一次志愿献血活动,帮助新入党的同志强化党性锤炼、主动适应政治身份的转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发挥的重大考验,始终注重强化对党忠诚教育,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要求,充分利用江西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指导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到秋收起义纪念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等地开展红色传统教育,组织市直单位104名党组织书记到方志敏干部学院、116名专职副书记和党务干部到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学习培训,引导他们汲取信仰力量、弘扬革命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情况进行重点督查,组织指导市直单位各党支部(党小组)召开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干部到机关食堂开展节约专项督查,增强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着力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第一课,作为党组织主题党日的第一个议程。注重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领学促学作用,年初制定下发了中心组学习计划,统一了学习的重点内容,明确了每月学习主题。宜春市直机关工委举办了7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和党员示范培训班,培训1200多人次。开展了“党课开讲啦”活动,全面推行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四级书记讲党课”,组织市直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到所在支部上党课800多堂,连续两年组织大规模的机关党支部书记微党课竞赛活动,营造了“四级书记”学理论、精业务、强能力的浓厚氛围。发挥“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作用,参与举办了全市“‘学习强国’我最强”大型群众性知识竞赛,市直机关53支代表队参加团体赛,1.3万多名党员参加个人达人赛线上海选,持续掀起了理论学习的热潮。

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着眼提升宜春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和强化服务大局的意识,市直机关集中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各级党组织围绕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等方面,组织每名党员干部查摆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措施、整改提升,并成立了12个督导组进行督促指导,推动思想认识向具体行动转化,使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和一场深刻的“头脑风暴”。推动市直机关认真落实《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执法行为入手,着力抓调研、抓教育、抓典型、抓整改,推动了政商交往亲而有界、清而有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上的推荐把关作用,市直单位提拔使用干部都认真听取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对年度民主评议党员未获得合格以上层次的党员实行否决,较好地树立了靠实绩立身、靠素质进步的良好导向。坚持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共协助办案机关对31名违纪党员及时进行了党纪处理,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

规范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增强组织功能

系统梳理党组织工作任务。把“三化”建设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工程来抓,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下发了专门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按照“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的总体思路,推进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建设、经费保障、活动场所四个方面标准化,党员队伍建设、组织活动、运行机制、服务群众、党建责任、工作任务六个方面规范化,把信息化作为推动标准化规范化的有力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明确了各基层党组织10个方面49项重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定了11个机关党委、3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共18个机关党组织作为示范先行单位,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召开了市直单位“三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进行了3轮全面督导,印发了市直机关基层党建“三化”考核指标体系,抽调20多名党务干部集中10天时间,对市直党组织“三化”建设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将考核结果与示范机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表彰、单位绩效考核挂钩。

坚持以党支部建设为基本单元。规范组织设置,突出筑强战斗堡垒,激活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梳理解决党组织设置不规范、隶属关系不顺畅等问题,新设立基层党组织1个,升(降)格基层党组织8个,理顺了5个单位党组织关系,28个机关党委成立了机关纪委,所有党总支、党支部都设立了纪检委员。“三化”建设坚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元,928个支部都结合实际细化落实了10个方面49项任务。规范了支部党员活动室建设,统一上墙内容为“一牌”(含党旗党徽、入党誓词、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两图”(党支部工作挂图、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六项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制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集中学习培训制度)和“一架构”(组织架构图),共有310个市直单位党支部活动场所进行了统一改造,较好地解决了党员活动室建设不规范问题。结合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组织设置、经费保障、组织活动等制度的落实建立实时提醒机制,通过平时发送手机短信提醒、经常性督导、定期通报等方式,倒逼机关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按制度自觉参加党组织活动,推动解决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压牢扛实党建责任。先后下发了《2020年度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履行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清单》《2020年度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聚焦机关党建主责主业责任清单》,形成党建任务清单式常态化管理,织密了机关党建工作职责体系。严格述职评议,认真组织“双述双评”工作,坚持每年底党组(党委)书记向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述职并接受评议,机关党委和直属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及专职副书记向市直机关工委述职并接受评议,各单位党支部书记向机关党委(党总支)述职并接受评议,通过述职评议晒工作、晒成绩,强化了党组织书记落实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三化”考核验收前期,工委组织推进较慢、落实质量不高的单位召开了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调度推进会,工委领导班子集体约谈了10个单位的机关党组织书记,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起到了很好的警示督促作用。

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服务功能

服务中心有高度。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做到在制定年度机关党建工作计划、“三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中,就把党建与业务结合起来谋划部署,在源头上解决好”两张皮”问题。督促指导市直各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结合业务创新融合载体,打造党建品牌,发挥机关党建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功能。市行政审批局的“一支部一品牌”、市妇联的“五色党建、多彩娘家”、市邮政局的“一路邮你同行”、市公路局的“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等载体创新,有效推动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实现全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市直机关共选派第一书记130人,驻村工作队员142人,帮助村组和贫困户谋划扶贫思路、找准致富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脱贫。倾力做好城镇脱贫解困工作,每名机关党员结对帮扶1-2户城镇贫困户,每月定期上门服务、走访慰问、帮助联系工作。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情期间,全市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险而行,主动参与社区和单位联防联控,捐款捐物人员共1.6万人次。针对疫情解除后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市直有关部门下派党员特派专员到企业协调解决生产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企业减负数十亿元。

服务群众有力度。在中心城区常态化开展“双进双服务”活动(单位党组织进共建社区、在职党员进居住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居民),市直83名在职党员领导干部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52人兼任社区党委委员,8900多名机关单位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发挥了良好的“酵母”作用。开展了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每年落实资金100多万元购买职工互助保险,惠及职工2万多人次,拓展了党员服务外延。指导市直各基层党组织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班组和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在便民服务一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今年“七一”表彰重点向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环保一线人员倾斜,共有24个基层党组织、315名基层一线党员获得表彰。

服务党员有温度。督导机关各基层党组织落实分级家访和谈心谈话制度,定期开展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分析,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与现实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在制度机制上为党务干部的成长进步、作用发挥提供了组织上的有力保障。注重发挥党组织直接服务党员的功能作用。建立生活困难、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党员信息库,结合春节、“七一”等时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属、身患重病和生活困难党员。目前,共落实走访慰问资金30多万元,体现了党组织的关心关怀和温暖。